首页

师德优秀先进典型事迹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师德专题教育 -> 师德优秀先进典型事迹 -> 正文

2024年师德标兵许春华:执着杏坛,坚守育人主阵地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4-11-18

许春华,男,1963年12月生,河北雄县人,哲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担任河北大学畿辅哲学研究中心主任,担任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(2019-2023),中国哲学学科负责人。现将近五年来个人工作总结如下:

1、立德树人方面:在日常教学、科研和工作中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忠诚党的教育事业,坚持立德树人,参与2021年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、教学名师(团队)示范项目:“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选读”。严格遵守《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和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,在教学工作中,模范遵守学校研究生院、教务处和学院关于研究生教学、本科教学的各种规章制度,认真履行岗位职责,治学严谨,杜绝各种教学事故的发生;能够做到为人师表,言行雅正,廉洁从教;在学术研究中,恪守学术规范,坚持学术诚信,坚守学术道德。2018年以来,连续两年(2019年、2022年)年终考核为优秀。先后被聘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与鉴定专家,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论文外审专家,河北省出版物审读专家,河北省教育厅人才项目评审专家等。

2、教育教学方面:按照学校相关要求,积极为本科生授课,担任本科课程“道家哲学与智慧”,严格规范教学过程,积极进行教学改革,主持设计和实施哲学专业校本课程“燕赵哲学与文化”,打造成为哲学专业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本科课程。在指导和培养研究生、本科生论文过程中,以仁爱之心、扎实学识获得学生好评,每年所指导的研究生均能顺利完成学业并按时毕业。担任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“先秦诸子哲学”,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“先秦儒家诗学研究”,哲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课程“中国哲学基本问题与方法”、“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”等,担任博士研究生课程“先秦诸子哲学”,博士研究生哲学一级学科课程“哲学基本问题与方法”等。除此之外,还担任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“艺术哲学”。认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,圆满完成各门课程教学任务,近三年学生评教情况分别为2021-2022学年98.46%,2022-2023学年99.30%,2023-2024学年99.57%。

3、学术成果方面:在承担课题方面,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嬗变与跨越——从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(编号18FZX007)”,省级社科基金项目“生命哲学视域下老子德性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(编号HB18ZX003)”,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重大委托项目“燕赵哲学与燕赵精神研究”(学术负责人),自2021年起协助学院编辑出版《畿辅哲学研究》,扩大和提升了哲学学科的学术影响力。在学术论文方面,在《新华文摘》《哲学研究》《光明日报》等顶尖和权威学术报刊,以及《河北学刊》《孔子研究》《社会科学战线》《齐鲁学刊》《周易研究》《东岳论丛》《河北大学学报》《杭州师范大学学报》《孔学堂》等CS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,其中《孔子的文明观》,发表于《新华文摘》2023年第24期;《“兴”:“诗”与“仁”的对接——论孔子诗学的哲学意义》,发表于《哲学研究》2022年第6期;《老子之“慈”释义》,发表于《哲学研究》2019年第2期;《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》发表于《光明日报》2022年2月7日;《孔子诗学世界的中国智慧》,发表于《光明日报》2022年11月14日;《先秦儒家引诗叙事的思想价值》,发表于《光明日报》2023年5月22日;《里仁为美:孔子居处观的哲学意义》,发表于《光明日报》2024年1月8日。在专著出版方面,《“诗”与“仁”:孔子诗学思想研究》,人民出版社2024年出版;《嬗变与跨越——从马克思人类共同体理论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》,中宣部学习出版社2024年出版。在成果获奖方面,《礼之忧思——老子第38章礼制思想解读》,获得河北省第十六届(2018年)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;《老子之“慈”释义》,获得河北省第十七届(2020年)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