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师德优秀先进典型事迹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师德专题教育 -> 师德优秀先进典型事迹 -> 正文

2024年师德标兵杜瑞忠:不忘初心,育英才于细微处
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4-11-18

杜瑞忠,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现任河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计算机学院院长。杜瑞忠教授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,从事高校工作已满26年,该同志能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时刻不忘立德树人初心,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,紧紧抓住课程建设“主战场”、课堂教学“主渠道”, 贯穿“滴灌”理念,深刻践行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宗旨,团结协作,在育人育才的道路上坚定前行。

一、锤炼思想,勤奋执着

杜瑞忠教授一直从事信息安全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,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”网络安全观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师的首要职责,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,将“思政课程”和“课程思政”有机融合,不断探索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新模式,培养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、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。

任学院领导前,一直坚持担任本科生辅导员,期间荣获河北大学优秀辅导员称号3次;所带班级获河北大学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1次;2008年,获河北大学“育人标兵”荣誉称号。

二、以学治教,勇于创新

尽管管理事务繁忙,杜瑞忠教授仍坚持给本科生授课,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,并坚持以教学促进科研、以科研提升教学的宗旨,把前沿学科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,完善教学目标、优化教学内容、改进教学方法,坚持“以学生为中心”,形成更为创新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。本科生学生评教平均98.5分。近五年,作为负责人申报并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(信息安全专业),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,主持省级教改课题、精品课等4项,出版教材2部,发表教改论文2篇。

2021年主讲的课程《网络安全》获批河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、教学团队立项建设项目,提出一种面向知识之美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方法,在激发研究生家国情怀、内化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、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,取得显著教学效果。

2022年,《基于创新逻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机制研究--以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为例》获批河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支持,该项目主要成果有:提出了“先导思政+课程思政+导研思政”三位一体思政育人模式;以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为例,构建了三层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。

“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互融—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”,2008年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
组织申报并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,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。

“以生为本,寓教于研”,培养硕博研究生41人,其中3人获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,所指导的研究生生均发表CCF推荐学术论文1.8篇;8名硕士研究生到武汉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天津大学等重点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,1人已博士毕业到校工作;指导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2人次,获优秀指导教师6次。

三、创新突破,勇攀高峰

近五年,围绕国家网络安全重大战略,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等各类课题20余项,发表CCF推荐学术论文50余篇,授权发明专利10项,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1次,军队科技进步奖1次,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3部。社会服务方面,承担横向课题11项,科研经费386万元,实现专利成果转化3项。

四、以诚为本,以爱育人

在教学工作中,“以情动情,以心换心”,用真情、真心、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。工作中善于反思、在反思中不断地发现问题、用学习为自己解惑、在实践中不断融入新的理念。树立良好的师风、学风,能走在课改的前列。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,在创新与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、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,做学生喜爱的人。

在指导研究生中,治学严谨,要求严格,能快速把握研究的热点方向,且有很强的执行力,不仅为同学们指明研究道路,还会与同学们互相交流、探讨科研上遇到的难题,鼓励我们发散思维、敢于交流、勇于创新;日常生活中,杜老师亦师亦友,在立德树人方面教会了大家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。同时,也非常关心学生的健康问题,教导同学们养成劳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。

五、不忘初心,育人先育己

走上三尺讲台,能凭着一颗对教育热忱、执著的初心追求着为人师表的快乐与成功。育人先育己:行得端,做得正;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锤炼思想,在不断学习中增强党性修养;以德立教,在师爱无悔中诠释教育内涵;以学治教,在反思解惑中促进专业成长,用自己的言行在校园中诠释着一名党员教师的初心和使命。